聯(lián)系人:馬老師
電話:182 4907 2815(微信同步)
地址: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(qū)(哈平路與科研路交口)哈平路154-30/32號(1-2層)
社會故事教學法是一種常見的自閉癥治療干預方法。
為了解決自閉癥社會互動困難,1991年美國心理學家格瑞(C.A.Gray)發(fā)明了社會故事教學法,并在1993年發(fā)表了第一篇應用社會故事的研究報告。
一、社會故事的定義
所謂“社會故事”,是指由專業(yè)治療師、教師或父母為自閉癥患者編寫的小故事,對所發(fā)生事件的時間、地點和參與人員等信息進行具體描述,對人們在事件情境中通常會怎么做、有什么想法或感覺等進行說明,并強調(diào)指出重要的社會線索,進而以患者能理解的語言說明與此情境相適應的行為方式。
社會故事法并不直接教導社會技能,而是向自閉癥患者解釋環(huán)境中可能會發(fā)生的事件,利用患者擅長視覺加工和對文字的興趣來增進他們對環(huán)境的理解,從而引發(fā)符合社會規(guī)范的行為或社會技能。
二、社會故事法的應用
社會故事應用目標:向自閉癥兒童說明人與環(huán)境互動的情況及適當?shù)男袨椋幌蚧純航忉屘囟ǖ哪繕诵袨?;訓練患兒開展新的活動,表現(xiàn)社會期待的行為。史密斯(C.Smith)指出,社會故事可應用于患兒危險行為的處理、減少孩子發(fā)脾氣的行為、改變患兒有違常規(guī)的不適當行為、幫助孩子掌握生活技能、幫助孩子改善同伴互動、幫助孩子適應情境轉(zhuǎn)變等。
三、社會故事編寫原則:
1、社會故事要有目的地向自閉癥兒童呈現(xiàn)可靠的信息,鼓勵孩子取得進步;
2、編寫社會故事應包括主題導言、主體、結(jié)論三部分;
3、能夠回答“是什么”、“為什么”、“怎么做”等問題;
4、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寫作;
5、使用肯定的語言,少描述消極行為,以突出積極行為;
6、必須使用描述句,其他幾種句型選用;
7、描述應多于指導;
8、編排形式要適合自閉癥兒童的能力和興趣;
9、提供孩子個人的圖解,以強化對文本的理解;
10、有適當?shù)臉祟}。
社會故事是用第一人稱教導自閉癥兒童人際互動等行為,有明確的架構(gòu),符合孩子的特質(zhì)。大量研究皆顯示社會故事干預患兒大多有立即和持久的成效。